參數(shù) | 數(shù)值 |
圖像采集 | 攝像機采集:兼容主流的大部分相機、兼容GenICam、GigE Vision、 USB3 Vision等; 標定:手眼標定、點距離標定、旋轉(zhuǎn)中心標定、標定板標定、定長標定、畸變矯正。 |
圖像增強 | 二值化:手動二值化、大津法二值化、雙峰均值二值化、谷底最小值二值化、模糊集理論二值化、局部自適應(yīng)二值化、彩色圖像二值化; 濾波:高斯、中值、均值、差分、Laplace、Canny、Sobel、Roberts、Prewitt、高通、低通、自定義濾波; 形態(tài)學 :膨脹、腐蝕、開運算、閉運算、梯度運算、頂帽運算、黑帽運算、提取邊緣運算、擊中或擊不中運算; 圖像操作 :圖像的算術(shù)運算、邏輯運算、拼接、旋轉(zhuǎn)、鏡像、縮放、裁剪;傅立葉變換:FFT、IFFT; 直方圖均衡化:通過調(diào)整直方圖從而擴大前景和背景的差別,實現(xiàn)增強圖像對比度; 光度立體技術(shù):利用不同角度的光源信息,消除紋理干擾,重構(gòu)清晰的凹凸目標。 |
圖像定位 | 找點:滿足要求的第一點和最后一點、最佳點以及所有點; 找邊:最小二乘法、RANSAC法、霍夫找直線; 找圓:最小二乘法、迭代最小二乘法、霍夫找圓; 灰度模板匹配:平方差匹配、歸一化平方差匹配、相關(guān)匹配、歸一化相關(guān)匹配; 幾何模板匹配:輪廓匹配、特征點匹配; 坐標系平移:水平平移、垂直平移、水平+垂直平移、水平+垂直+旋轉(zhuǎn)。 |
測量 | 卡尺測量:測量兩平行直線的距離; 間隙測量:指定區(qū)域內(nèi)進行多個邊緣間隙的測量,得到符合要求的節(jié)距、寬度和間距; 半徑測量:圓半徑,橢圓的長半軸和短半軸; 面積測量:區(qū)域面積測量; 幾何關(guān)系測量:點到點的距離、點到線的距離、線到線的距離、線段的中點、線與線的交點、點到線的射影、線的水平旋轉(zhuǎn)角度、線的垂直旋轉(zhuǎn)角度、三點確定角度、四點確定角度、角平分線、中位線、多邊形的重心、多邊形的面積、三點確定圓、五點確定橢圓; 亮度及顏色測量:最小亮度、最大亮度、平均亮度、標準差和顏色測量; 擬合:擬合圓、擬合直線、擬合橢圓; 自動對焦:方差法、點銳度法、差分法、梯度法; 激光3D掃描測量:利用激光線掃描對待測物進行測量; 對焦3D測量:利用3D聚焦對細小、微小或帶孔的物件,進行高精度的高度或尺寸測量; 結(jié)構(gòu)光3D測量:利用結(jié)構(gòu)光3D重構(gòu)技術(shù)獲得待測物體的三維信息; 雙目立體測量:利用兩個攝像頭從不同角度和位置獲得待測物體圖像信息,計算出待測物體的三維信息。 |
表面檢測 | Blob分析:Blob重心、Blob大小、Blob方向、Blob孔洞數(shù)、Blob孔洞填充、Blob篩選; 有無判斷:有無判斷; 劃痕檢測:劃痕判斷; 邊緣檢測:封閉邊緣、非封閉邊緣; 輪廓序列處理:輪廓的分割、連接、篩選、排序; 變量模型:實際模型與理想模型對照,判斷是否合格; 輪廓度:被測輪廓相對與理論輪廓變動情況; 輪廓對比:獲取標準輪廓和實際輪廓的關(guān)系; 崩邊檢測:準確分析邊緣的毛刺、突變等異常情況。 |
分類識別驗證 | OCR:支持中文、英文、數(shù)字等;OCV:光學字符驗證; 分類器:對形狀、顏色或紋理等有不同的物件可進行分類; 一維碼:Code39、Code128、EAN8、EAN13、UPC-A、UPC-E、Code93、ITF; 二維碼:QR Code、PDF417、Data Matrix Code、Vericode; 二維碼質(zhì)量評估:支持ISO / IEC 15415標準,評估QR Code和Data Matrix code 的參數(shù)評級。 |
硬件輸入輸出 | 通用I/O:I/O接口; 運動控制卡:運動控制卡接口; 以太網(wǎng)類:命令、數(shù)據(jù)及圖像傳輸; 串口類:命令及數(shù)據(jù)傳輸。 |
圖像界面 | 圖像及常用工具:圖像顯示、當前鼠標坐標位置顯示、當前灰度值顯示、圖像縮放; ROI工具條:點、矩形、圓形、環(huán)形等常見ROI。 |
備注 | 腳本編輯器:支持多種腳本語言; 統(tǒng)計接口:統(tǒng)計接口及統(tǒng)計模板:GR&R、CPK等; 3D圖像顯示控件:顯示圖像的3D效果。 |